六堆文化園區為保存、展現高屏兩縣12鄉鎮客庄之客家生活風貌,扶植六堆聚落文化產業的國家級區域文化設施。並積極推動在地客家文化紮根,藝文民俗保存發展、地方產業交流及區域觀光行銷。藉由核心園區推介展現及地方聚落之生活體驗,共同帶動六堆地區客庄文化與地方經濟發展。
六堆是什麼:
六堆,在清代日據時期,曾經是保鄉衛土的軍事組織。今日,六堆則為屏東、高雄兩縣客家村庄的總稱,有著相同的言語、風俗與歷史,「六堆」對於南台灣客家人而言,是同一族系精神上的認同感。
右 堆:高樹、美濃、六龜、杉林、甲仙一部份、里港武洛、旗山手巾寮。
前 堆:長治、麟洛、九如圳寮、屏東市田寮、鹽埔七份仔。
中 堆:竹田。
後 堆:內埔。
先鋒堆:萬巒。
左 堆:新埤、佳冬。
這裡適合親子半日遊,園區內有小朋友玩的沙坑。
還有淺水池,不過不建議下去玩。
還有一個很大的溜滑梯,可是這裡的階梯設計很差,如果要讓小孩子玩要特別小心。
可以讓小朋友鑽來鑽去的隧道。
一旁有座位可以休息。
客家紙傘。
六堆園區內,最顯眼的就是像斗笠的六個棚子。
這裡還有水舞可以看,不過是很簡單的水舞就事了。
這裡有大量的椅子可以休息,所以不用擔心走累了沒地方休息。
不注意看還真有點像UFO。
這裡還有很多植物。
園區內的客家食堂,台灣很少有類似公園的方還有完善的用餐區的。
裡面有好多東西可以吃,有幾個店家都叫得出名號。
隨便點幾樣東西填肚子,說真的這裡的東西還滿不錯吃的。
順便帶個伴手禮,不過才剛出食堂就被小朋友吵著拿去吃的。
藝工坊,說白點就是花錢的地方啦。
區中央有的大水池,還有不少造景。
水池不是很大,但還算清幽。
池邊還有情人雅座。
稻草堆。
灌溉用的水。
種植示範區,不要隨便進去喔,不然菜會被踩死。
園區的立體圖。
一樣是花錢的地方。
這是園區內唯一一個團膳的地方。
這條路可以到池邊,不過帶小孩不怎麼建議走這條。
園區有不少地方都是這種景色。
研究了半天,不知道這是想表達什麼。
中間有的門,該不會是表演活動的地方吧。
蜿蜒的小路。
有大片的綠地。
相機鏡頭不夠寬,所以最多就只照到四堆斗笠。
牛耶。
池邊觀景第一座位,完全沒有障礙物遮擋。
換個角度還是只能拍到四個斗笠。
多媒體演藝廳。
補充資訊:
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:
http://thcc.hakka.gov.tw/wSite/mp?mp=12
開放時間:08:00~20:00 (星期一休園)
電話:(08) 723-0100
地址: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